2024年6月6日,首批12个长三角创新联合体成立,成为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一个里程碑。“在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与苏浙皖合作伙伴联手创新的‘朋友圈’越做越大。”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事业群总裁林志农说。由建信金科牵头,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观源(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杭州银行参与的“长三角金融市场人工智能与安全创新联合体”已宣告成立,这些单位正在协同创新,利用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智能货币资金交易磋商平台”,旨在提升机构间货币资金交易效率,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传导器和金融市场稳定器的作用。
近年来,在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领域项目的支持下,上海众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医院与苏浙皖创新主体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产业领域加快攻关关键核心技术,并在产业链和创新链布局上形成跨省联动,取得了一大批科研和产业成果。
上海市科委介绍,在建信金科与高校、企业共建长三角创新联合体的历程中,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项计划基于科技部和三省一市政府联合印发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合作机制》以及配套实施办法,在机制上打破了省级行政边界,实现了央地联动、跨省市协同。在科技部支持下,三省一市科技部门共同发布指南、共同投入资金并共同管理,旨在集合力量,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重点产业发展。2022年底,建信金科牵头申报的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项目获立项支持,成为这项计划的首批项目之一。今年6月,这个项目将进行中期评审。
项目执行一年半来,“智能货币资金交易磋商平台”研发已取得显著进展。林志农介绍,我国资金交易市场的一年交易量高达1800万亿元,建设银行等大银行往往是资金借出方,中小型金融机构则往往是借入方,在达成交易意向前,双方交易员需要进行沟通,了解对方的需求并作出决策。ChatGPT等人工智能大模型问世后,这种交易场景有望引入AI交易员,从而大幅节省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时间成本。“智能货币资金交易磋商平台”就是一个AI系统,研发成功后,中小型金融机构员工可以与这个平台进行对话,建设银行的交易员不必参与。平台生成决策报告后,再提交银行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完成交易流程。
如何让大模型掌握金融知识,成为合格的AI交易员?高校科研人员正在与建信金科合作,研发金融行业的垂直大模型。
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邱锡鹏负责的项目子课题是“金融大模型多轮对话技术和意图识别”。作为MOSS大模型开发团队的负责人,邱锡鹏对大语言模型有深入研究,然而要开发懂金融的大模型,还需要专业的模型训练数据。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金融科技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吴杰研究员负责的项目子课题是“多源异构数据的管理与安全共享技术研究”,数据是金融大模型训练的基础和底座,关乎模型的质量和效果,金融行业数据存在海量多源异构等特点,且对保密性安全性要求较高,如何在保障数据隐私安全的同时充分发挥多方数据价值,提升模型质量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为此,建信金科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观源科技的网络安全团队,利用隐私计算、可信联邦学习、零知识证明等前沿技术,确保了金融训练数据的安全共享。这种数据安全共享,也为“长三角金融市场人工智能与安全创新联合体”构建高质量的大模型及后续持续合作奠定了基础。
经过大数据训练,“智能货币资金交易磋商平台”已具备多轮对话和意图识别能力,越来越接近一名合格AI交易员的水平。未来正式上线后,它将取代银行交易员,自动完成交易沟通和决策,为金融行业带来新质生产力。